联系我们

电话:0743—5239002
手机:15200753724
Email:ysxlscbwg@163.com
地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老司城
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溪州铜柱树立与迁徙考论
发表时间:2018-02-09     阅读次数:     字体:【

溪州铜柱树立与迁徙考论

雷家森

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遗址管理处

摘 要溪州铜柱是溪州之战下的产物,楚国内部的斗争和楚蜀争夺政治同盟是溪州之战爆发的原因。楚王利用这次战争,不仅在内部清除了兄弟间争夺王位的势力,还利用彭氏土著势力与后蜀政权展开政治博弈和军事争夺,最后树立溪州铜柱以和谈盟誓的手段从而获得了五溪之蛮的归顺,是古代军事斗争与和平统一解决矛盾冲突的成功案例。后蜀政权失去了黔南的可靠屏障,加速了后蜀政权的灭亡。溪州铜柱是溪州自治安宁、和平的象征,其铜柱形制、始立地和迁徙,直接影响溪州于中央王朝的关系,对彭氏司治及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溪州铜柱;溪州之战;形制;始立地;迁徙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九月,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之间爆发了“溪州之战”,次年春,采用建铜柱盟誓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从此,铜柱成为了溪州彭氏集团与楚王结为政治同盟的标志,成为了溪州彭氏地方政权建立的基础。溪州铜柱的盟誓,是在唐朝羁縻制度下,创造性建立了溪州都誓主领导下的“群酋合议制度”,最后过度为土司制度的缩影,是司治800余年悠远的奇迹。通过对溪州铜柱的树立的背景、形制、始立地和铜柱为何搬迁等问题的研究,我们力求探索溪州彭氏土司制度的社会发展轨迹,历史变化的特点。


1 溪州之战爆发原因和铜柱树立

1.1 溪州之战爆发原因

唐朝末年,由于安史之乱,唐朝由盛向衰转折,尤其是公元875年的黄巢起义,“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 [1],唐王朝已名存实亡。这时群雄四起,藩镇割据,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据于中原称帝。在其周边则先后建立有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后汉等十国政权,形成“五代十国”延续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公元905年,“白马之祸”[2]后,朱全忠在政治上的阻力全部清除,公元905年废哀帝自立,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定都于开封。湖南节度使马殷修贡于梁,拜殷侍中兼中书令,这时马殷也乘机割据湖南建立了楚政权,马殷开始了统一湖南地区的军事行动。至梁开平二年(908年)的十余年间,先后控制了潭、朗、澄、辰、邵等20余州的广大地区。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庚午十二月,叙州蛮酋昌师益据守辰州,辰州蛮酋宋邺寇湘乡,叙州蛮酋潘金盛寇武冈,数攻马楚边境,马殷遣昭州刺史吕师周率衡山军五千讨伐。潘金盛被吕师周击杀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二月,宋邺、昌师益率辰州蛮酋投降马楚,马殷依旧使用羁縻政策,封宋邺为辰州刺史,昌师益为叙州刺史,采用蛮人统治蛮族为安抚的办法。楚王马殷平定辰、叙诸蛮,统一湘西,湖南西北主要土著势力和溪峒蛮地全部进入楚国的势力范围,标志着马楚政权的确立。

马楚政权建立后,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土民,内清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使人民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天成二年(927年)后唐明宗封楚王殷为楚国王。楚王殷建国承制,自置百官,皆如天子,马氏政权进入鼎盛时期。天成五年(930年)马殷去世,并以遗嘱:“遗留诸子,兄弟相继,置剑于祠堂,曰:‘违吾命者戮之!’”[3]的方式确立了马楚政权王位传承的“兄终弟及制”。马殷死后,长子马希振、次子马希声、三子马希旺、四子马希范、五子马希萼、六子马希广等诸子,均为同父异母所生,这些诸子的生母,有马殷宠爱的妃子,也有失宠的。如次子马希声(898-932年)之母袁氏,因美色获得马殷宠爱受封为德妃,而嫡长子马希振因生母未受宠,所以马希振未能承袭楚王,后出家为道士。马殷诸子在承袭王位上明争暗斗,“兄终弟及制”被破坏,兄弟之间为了各自的政权利益反目。马希范时期,马希萼和马希广为了下一位楚王的承袭,兄弟之间的斗争矛盾更加尖锐,如武平节度使、挂职知永州事,掌管朗州军政大权的马希萼,逐在朗州暗中筹备力量准备与马希广争袭。当地溪峒蛮酋等土著势力是他团结利用的对象,“观其所为,必不为都尉之下,加之在武陵、九溪蛮通好,往来甚欢,若不得立,必引蛮军为乱。”[4]武陵蛮分北江和南江,北江为今酉水流域即为永顺、保靖、古丈、龙山等地,南江为今辰水、溆水、舞水、渠水流域即为麻阳、芷江、泸溪、凤凰等地。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5],即五溪之地。这一带人在古代称“五溪蛮”,也称武陵蛮。九溪蛮所指的九溪之地, “江有九,澧居第一。澧有九,溇居第一。而溇又自有九,今所谓九溪营是也…旧志云,喝堡溪、斗溪、大富溪,自卫东北来;龙馆溪、书院溪、大河溪,自卫东来;下闸溪、秀水溪,自卫西南小渚来,合于索溪口,是名九溪”[6]。

在武陵蛮地,彭氏家族为五溪大姓土族, “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懿、安、远、新、洽、来、富、宁、南、顺、高州十一,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州”[7]。在梁开平四年,彭瑊正是辰州刺史。 “开平四年,吴敖骈围赤石,辰州刺史彭瑊调所部征之,被执不屈,阖门遇害”[8]。溪州铜柱铭文:“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三四代,长千万夫。”彭氏这一强大的五溪蛮酋势力,是武平节度使,掌管朗州军政大权的马希萼团结利用的对象,是马希广承袭王位的政治障碍,马希广必须铲除这一政治障碍,因此溪州铜柱铭文的誓词后只有马希广的名字:“推诚奉节弘义功臣,天策府都尉武安军节度副使,判内外诸司事永州团练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永州诸军事,行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县开国候食邑一千户马希广奉教监临铸造。”由此可见,溪州铜柱铭文中的“剽掠耕桑,侵暴辰澧”只不过是楚军马希广扫清政治障碍的借口,因此形成了溪州之战爆发的导火索。最后采用盟誓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五溪土著势力归顺马希范胞弟马希广后,成为孤立马希萼的重要力量,这是溪州之战爆发的内部原因。

溪州之战爆发的内因除马楚集团内部政治斗争外,另有强大的外因,那就是后蜀政权的威胁。同光三年(925年)后唐灭前蜀,孟知祥(874-934年)当时任西川节度使,次年入成都,整顿吏治,成都始安。长兴三年(932年)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取得东川。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称帝,年号明德,国号蜀,史称“后蜀”。这一时期,溪州北江彭氏,乘着中原王朝衰弱,纷纷崛起。“师暠,溪州人,世为诸蛮酋长。父士愁,唐末溪州刺史。其地西接牂牁(羽)(郁),林南抵桂林象郡,东北控澧朗,方数千里,山水险恶,舟车不能通。其蛮有六种,盘氏为大,即盘瓠之种也,俗无文法,约束系于酋长。当士愁之世,昆弟强力,多积聚,故能诱胁诸蛮皆归之。统兵万余人。春夏则营种,秋冬则暴掠。而长沙四境最被其恶。天福四年,士愁遣使通款于蜀,且请兵同寇澧、朗、辰三州,大略县邑”[9],这段史料提供了四点信息,第一:彭氏为溪州人,在彭师暠以前,世代为当地蛮酋,彭士愁在唐末时就已经是溪州刺史。其辖区西与广西桂平县西北部接壤,南抵桂平市布山县境,东北控制澧州和朗州,四方相距千里。第二:所谓“蛮有六种”说明溪州所在地区本来就生息有众多的民族。第三:“当士愁之世,昆弟强力,多积聚,故能诱胁诸蛮皆归之。”说明在彭士愁这一代时,由于兄弟能力强盛,钱财充盈,以恩惠诱导胁迫很多蛮酋都归顺了他,统兵万余人。所以彭士愁被蜀国任命为黔南巡内溪州刺史,属黔中节度使管辖。第四:天福四年(939年)八月,彭士愁派遣使者前去蜀国,要求蜀国一同出兵攻打楚地澧州、朗州和辰州,但蜀主以“道远不许”拒绝,证明溪州原为蜀地。

从以上信息得知,彭氏辖地范围之广、势力之强,对楚国的西北边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这是溪州之战最终爆发的外部原因。

综合上述分析,溪州彭氏在乾化二年(912年),随辰州刺史守邺一起降楚以后,彭士愁勤于政事,团结各部,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势力雄厚。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楚王马殷去世,诸子相互争立。马氏诸子多为穷奢极欲,残暴贪横之辈,时称“酒囊饭袋”,马楚统治日趋衰败,马氏内部为了争袭王位而导致政局不稳。而后蜀孟知祥于长兴三年(932年)封为蜀王后,政治上整顿吏治,经济上减少苛税,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发展,国势较为强盛。这时溪州彭氏由于楚国奢欲无厌,任意虚增田亩,民不胜租赋。因溪州唐时就是五溪经略使管辖,治所在四川彭水,天宝中升为黔中节度使,领黔中、黔南、黔东、黔北等诸州,五代时曰武泰军,所以溪州彭氏处于马楚政权和后蜀政权之间,成为双方共同争取和团结的对象。由于楚政权的不稳定,导致彭氏选择了投靠后蜀,与后蜀结为政治同盟,最后作为世代酋长的彭士愁从自置刺史,终于得到了蜀主的正式册封“黔南巡内溪州刺史”的官职,从此彭氏作为北江大族载入了史籍。

由此可见,溪州之战爆发的原因主要是马氏内部由于兄弟争袭王位,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而导致政局不稳,加上外部后蜀势力的崛起,作为处于夹缝中的溪州彭氏是两股政治集团势力的争夺对象,这是溪州之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2 铜柱的树立

天福四年(939年)八月下旬,黔南巡内溪州刺史彭士愁奉后蜀旨意引溪、奖、锦州蛮万余人寇辰、澧州,焚掠镇戎,遣使乞师于蜀,蜀主以“道远不许”拒绝。同年九月,楚王希范命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副指挥使廖匡齐率衡山兵五千讨之。

溪州之战爆发后,彭士愁请求蜀国一同攻打辰、澧、朗三州遭到了拒绝,彭士愁只好孤军一搏。这一战争史实在土家族梯玛神歌中《起根发祖》中提及,歌词原为古土语,现翻译如下:

“……在这山堡上有两条龙,三天不见,你咬我咬的相咬;天呀,树木是这样的多哩。这山堡上有两条龙,一起坐了三天,又你舔我舔的相舔;天呀,树木是这样多呀,老虎两只一起坐了……”。

“一下砍到了这里,一下伐到了这里,朗州澧州府到了,湖里海里,北津城[10]里;金柱金殿上到了,两天两夜有火,两天两夜火大……”。

“岩山高,路儿小,河水绕,回了头;天亮时候看得到,有砖有瓦,买砖瓦的坪里,人像蚂蚁牵线,蜂子朝阳一样,修寨门,开水沟。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外人通不进来;路有门,关得漆黑的,这位大官呀,要出去了。长号喇叭吹起,浩浩荡荡搞起,骑起马儿嘟嘟嘟,吹起长号呜呜呜,辰州澧州,走到哪里接到哪里,常德澧州,打到哪里胜到哪里,读书人出来讲话了[11]”。

以上唱词费人猜测,但认真品读却发现很多珍贵信息,堪称一段闪闪发光的民族史诗。其信息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介绍自己的祖先是“龙”,从这点信息可以看出,湘西古老先民“龙”的符号使用是比较的,可能早于中原地区,龙由于被中原皇室所重视,故早期各部落不能用作图腾,由此古籍中记载的南方少数为“蛮”。蛮:“南蛮,蛇种,从虫?声。”所以蛮人是龙的后代,“山堡上有两条龙,你咬我咬的相咬,你舔我舔的相舔”指溪州土蛮这一古老民族团结友爱,共同开发这一古老的土地,过着自给自足的恬静生活。在土家族茅古斯和摆手舞中所升的“龙凤旗”上,“龙”指自己的祖先,“凤”指楚国原始民族的图腾,因湘西在战国进入楚国版图,所以古人把自己图腾旗再加上一只凤,成为今天的“龙凤旗”。

第二,说明了溪州已经和后蜀政权结为政治同盟,即“老虎两只一起坐”,因蜀国民族属巴子国后裔,这里的“老虎”是暗指蜀国。

第三,描写战争情况,即“常德、澧州府到了,北津城里,金柱金殿上到了,两天两夜火大。”古代长沙望城称北津城。说明溪州彭士愁率领土兵已进攻到望城一带,并火烧了北津城下辖的官府。

第四,战争结束,回到了“岩山高,路儿小,河水绕”的地方,天策府十八学士李弘皋代表楚王宣读谕旨,最后竖立铜柱盟誓,化干戈为玉帛。

据以上资料分析,我们得知,溪州之战从天福四年(939年)八月下旬开始,黔南巡内溪州刺史彭士愁是在后蜀的旨意下而出兵攻打楚国,前期战争较为顺利,一直孤军深入于北津城一带,“九月辛未希范遣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率衡山步率五千人以救之,勍等击败其兵,士愁遁去” [12]。这时,彭士愁派遣使者要求蜀主出兵,蜀主因“道远”为借口,而拒绝了他的要求,彭士愁只好撤退于溪州。从《梯玛神歌》唱诗“回到了岩山高,路儿小,溪州人在坪里买砖瓦,人像蚂蚁牵线,修寨门,开水沟”与“州在山顶为堡,四面陡绝”中推断五代时期的溪州古城应该在堡山寨[13]之下的某一高台之上。而溪州土人在这里开始了修寨门、开水沟等防御工事的修筑,做好抵抗楚军的进攻溪州的准备。

天福四年(939年)十二月,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副指挥使廖匡齐率楚军进攻溪州,彭士愁弃州走堡山寨固守。勍在所部精选壮士架设云梯,并用绳索做成栈道围困堡山寨,在战斗中廖匡齐为流矢所伤,死于蛮中。这时,彭士愁在堡山寨山顶“夜举烽火,以集蛮军”。于是刘勍在溪涧中置毒,待彭士愁援军到达后,由于饮其投毒之水,蛮军中毒呕吐,不能作战,死伤甚多。彭士愁凭借堡山寨四面悬崖的有利地形,与楚军周旋。而楚军在作战中因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的战死,对楚军士气已构成了很大影响。刘勍只好等待时机进攻蛮军。一天,南风暴起,刘勍命楚军用火箭射堡山寨,而堡山寨的房子是庐草作为屋面,加上冬季气候干燥,因山寨被火箭射中,火势凶猛,很多蛮兵被焚死,伤亡惨重。

这时,彭士愁为保存实力,率残部乘夜晚逾越天险,遁入麻阳芷江一带。彭士愁原靠山蜀主已背信弃义,不可依靠,于是派遣次子彭师暠率领诸酋长田汧赟、覃行方、向存佑、罗君富等,携带铜牌和印章纳款于勍,这就是铜柱铭文“五姓归明”,彭师暠等主要酋长,随同楚军班师回长沙,彭师暠给楚王马希范解释战争的经过,认识了自己投靠后蜀政权的错过。楚王以此给予彭士愁丰厚的回赐,经奏朝廷授彭士愁溪州刺史兼溪州招抚使,彭师暠补武安军牙校。由于彭师暠有勇有谋,擅长骑射,多次随从诸将征讨有功,后升迁为衡山指挥使。

溪州之战以树立铜柱盟誓而化干戈为玉帛,从表面上看,是楚王给溪州彭氏的宽容和让步,事实上是楚王利用这次战争,在内部清除兄弟间为争夺王位而利用彭氏的土著势力。在外部是楚国与后蜀政权展开的政治博弈和军事争夺,是用和谈盟誓的手段而获得五溪诸蛮最终归顺楚王的目的,是古代军事斗争与和平统一解决矛盾冲突的成功案例。溪州之战不但使后蜀政权失去了诚信于民的道义支持,而且在军事上失去了黔南的可靠屏障,孤立和削弱了后蜀政权和军事实力,加速了蜀国政权的灭亡。这次铜柱盟誓使南宁州酋长莫彦殊率其本部十八州,都云酋长尹怀昌率其昆明等十二部,牂牁张万睿率其夷,播州杨清等七州都归附于马希范。可以说溪州之战的和平解决,是楚国使用的“一石二鸟”之术,收获颇丰。

图1 溪州之战路线图


2 溪州铜柱的形制

溪州铜柱,为天然红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按比例科学配方铸造而成,质地清淳,润泽光亮,柱体为八方形,中空,每方平面宽15厘米,对角直径38厘米,平面直径36厘米,通长324厘米,入土90厘米,柱上镌刻铭文2614字,其中天福五年(940年)2118字,天禧元年(1017年)加刻497字,共42行,内容涉及溪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

铜柱的柱础为“并石莲花及下有石頳”[14],溪州铜柱的柱础分为两层,第一层为 “石頳”,就是八方形红色石基座。第二层为“并石莲花”,就是由多瓣莲花构成的莲花石座。莲花图案于六朝之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建筑与佛教艺术开始融合。其莲瓣的装饰被广泛地运用于柱础和石座之中。在五代至宋代莲瓣柱础多作覆盆式的铺地莲花,其莲瓣较为写实且富于变化。这样的覆盆莲花造型,在老司城出土的部分柱础中可以见到。老司城这一时期覆盆莲花柱础,分为下方方形底座,上有束腰,上端鼓腹作莲瓣周饰,其莲瓣以圆弧收齐上下唇缘,而呈现上下对称的扁平椭圆形,整体造型类似南瓜。

溪州铜柱的柱础复原,按照古代一定的比例、大小、形制、装饰手法,并结合老司城出土的同类柱础的形制,进行复原。因此溪州铜柱的柱础应为下层和上层两部分组成。下层为八方形红色石基座,上层为覆盆莲花石座。

“溪州铜柱经过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淋和人为破坏,原来在铜柱顶上的八棱翘角铜帽已经损毁,酉水瑰宝已成为无顶、空腹、带缺口的文物”[15]。

“溪州铜柱,在县东南百四十里下南保会溪坪对岸,系后晋天福中楚王与溪州刺史彭士愁分界处,其柱八面稍圆,中空,相传内实钜钱,上覆铜顶,前清中节,有盗其顶者运至江心,舟覆顶沉,土人以饴粘钱殆尽。光绪中知府张会扬作亭以庇之”[16]。

这两条关于铜柱顶盖的描述和记载,对铜柱铜帽都无具体说明,不知铜帽形制,因此于2013年7月初展开了针对铜柱是否有铜帽的调查。

据调查对象杨万友[17]叙述:“不晓得是哪朝哪代,有位府台去辰州上任,坐船途经此地,一见铜柱便发现是九火铜,只差一把火就要变金子了。府台盗心油然而生,但铜柱重五千斤,无法搬动,只好打起铜柱帽子的主意。于是府台和几个随从将铜帽和腹中的方孔钱尽数窃运上船,扬帆而走。真是天不遂人意,船至江心,忽然间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而来,河水猛涨,浊浪滔天,木船顿时颠覆沉没,铜帽和方孔钱沉入江中。说来也怪,在铜帽沉入江中的地方,开出了一朵大荷花,荷花又渐渐地化作了一个小岛,于是酉水被拦腰劈成两大股,后人取名为大溶和小溶,而江中的小岛则叫溶州,也称为会溪。”

根据调查资料和当地人的传说故事,并结合五代时工艺装饰特征,溪州铜柱的铜帽,可能是上为莲花宝顶,帽檐为八棱翘角的形制。

图2 溪州铜柱复原图


3 五代时期的溪州古城与溪州铜柱的始立之地

五代时期的溪州古城和初立铜柱原地,一直是考古学家和民族历史学家研究溪州历史难以逾越的鸿沟。目前学术界对“龙潭城古城、会溪坪古城、老司城古城、颗砂古城”都有系统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溪州铜柱铭文“仍颁廪粟,大赈灾民,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溪之将佐,衔恩向化,请立柱以誓焉”,揭开五代溪州古城面纱是史学家长期探索和苦苦追寻的目标。

溪州之战结束以后,楚王首先安抚土民,进行赈灾。由于州城建在高山之上,羊肠小道,环境恶劣,于是要求溪州迁州城于平岸。楚王这一善举,深得溪州土民的拥戴,便接受楚王的恩惠,纷纷投靠了楚国,并请求楚王立柱盟誓作为保障。

溪州古城位于何处,何时下于平岸,铜柱立于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和史学家难以解开的谜团。

《梯玛神歌》是一部土家族的长篇史诗,神歌里包含土家族诸多珍贵信息,《梯玛神歌》中的《起根发祖》一堂里涉及土家族民族起源和后来因后蜀政权而发动的溪州之战的相关信息,因此而得启示。于是在2013年6月,老司城遗址管理处组建队伍,对五代溪州古城和铜柱始立地进行专项调查,时间长达一月之久。

6月初,调查工作开始。由于进攻溪州是指挥使刘勍和决胜副指挥使廖匡齐率领衡山的五千步卒,很可能是从旱道进攻溪州的。因此此次调查的路线是沿着溪州之战涉及的古道之间的相关遗存展开调查。首先对溪州之战第一仗战场坪进行调查。战场坪位于永顺县郎溪乡,三面环水,坐东南朝西北,东为七羊坪山,东南氼水垭,正南为氼水坪,小明溪由东北绕战场坪注入明溪,大明溪由西北汇入明溪,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一处典型的河谷台地。由于战场坪和沅陵接界,为凤滩电站库区淹没区,遗址已被淹没,没有多大收获。于是沿着古道走王凤垭进小溪,于王凤垭发现了关卡。王凤垭关卡,位于永顺县小溪乡小溪村王凤垭半山腰一天然石厦中,古道穿石厦而过。关隘修筑有干砌的石墙,东西两端残存有木门框。现残存石围墙约300余米,墙体宽1。2米,残高1-3米,在遗址内发现有唐宋时期的陶片和明清时期瓷片、水井等。东侧石壁上发现朱漆书写的“壬戌、辛酉”等字迹。王凤垭关卡地势险要,周围古树参天,风景优美,古道保存完好,是沅陵进溪州的必经之路。

经过王凤垭关卡后,出小溪进入施溶州区域的五百寨。五百寨位于天衣巴山脊的西北侧,古寨海拔950米,东为苏家湾,南依天衣包,西为铜板溪,注入施溶溪。在五代时期,施溶州是田氏世居之地,田氏为当地蛮酋。由于施溶州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水陆交通便利。这里上通巴蜀,下接沅陵诸郡,是古代战略要地。因此施溶州在古代十分繁荣,是下溪州重镇之一。

7月,于会溪坪一带进行调查,再一次调查九龙厅。九龙厅遗址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位于永顺县明溪村九龙厅山顶,北纬28°44′19。2″,东经109°59′53。5″,海拔高程652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形制马鞍形,两边大、中间小,四面绝壁,地势十分险要,视野开阔。东边最窄处为一线天绝壁,传说古代搭有木桥,早已毁坏无存。两岸绝壁上依稀可见人工开凿的古道。遗址内出土有汉代陶片,唐代陶片、铁钉、兽骨、木炭,木炭经辨认应为建筑木构件烧毁所致。2011年4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和永顺县文物管理局共同对遗址进行试掘,进一步证明了此遗址很可能是溪州之战的彭氏固守的堡山寨。堡山寨遗址发现后,溪州之战的战场从开始到结束基本有了归宿。但溪州古城位于何处,铜柱始立地位于何处,仍不得而知,因此对堡山寨下的所有山包进行调查。7月12日,开始对宋家包调查。宋家包位于九龙蹬山脊下的第三个山包和第二个山包之间的坳坪之中,分上、中、下三个台地,地势较为开阔,面积约4000平方米,形制近方形。东北和西南为悬崖,悬崖下分别为太平溪和黑溪。整个九龙蹬是一个独立的山脊,山脊由五个山包构成,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最高点为九龙蹬山顶的堡山寨,东南临酉水。在调查时发现遗址内有残存建筑墙体和残覆盆式石柱础。在遗址地表发现有瓦砾、陶片和明清时期青花瓷片。经勘探,在地层中出土了泥质灰色、厚2.5厘米的筒瓦,青灰色、厚2厘米的板瓦和灰色陶片。在与当地村民调查时了解到,村民在遗址中挖炭窑时,出土了一件青铜钺,永顺县文物局征集了此青铜钺,现收藏于永顺县文物局库房。根据出土的筒瓦、板瓦和青铜钺等文物标本来看,应是唐末五代时期较典型的器物。筒瓦和板瓦应与官府建筑有关,青铜钺的发现说明溪州兵器铸造还较为落后,没有被先进的铁器所取代,但青铜钺不仅是古代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统治权的象征,因此青铜钺很可能是诸蛮首领彭士愁的兵器。

史料记载和《梯玛神歌》描述的溪州古城与宋家包遗址的地理环境和出土器物相对应,经推断宋家包遗址很可能就是五代时期的溪州古城,那么溪州铜柱的始立地点应是新发现的宋家包溪州古城遗址之中。

溪州之战后,彭氏元气大伤,溪州经济匮乏,有待休养生息。加上五代十国后期各国争霸,战争不断,溪州古城在宋开宝四年(971年),彭士愁的孙子彭允林把溪州治所迁溪州古老六峒之首福石峒[18]下游的龙潭城,在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溪州刺史彭师晏因湖北提刑李平招纳,溪州铜柱铭文“乃迁州城,下于平岸”的大计,宋神宗赵顼时“乃诏筑下溪州城,赐名会溪”方能实现。铜柱由于溪州城的搬迁,迁徙立于会溪城南岸山坡上,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溪州彭氏基于与其它集权斗争的博弈过程中双方力量悬殊差距的考虑,老司城成为最可靠最安全隐退固守之所,于是溪州刺史彭福石送把治所从会溪坪迁回老司城。

图3 五代溪州古城位置图


4 溪州铜柱的几次迁徙

溪州铜柱作为楚蛮化干戈为玉帛、结为政治同盟的标志,是溪州自治安宁、和平的象征,被溪峒土人尊为神物。铜柱的俘虏和迁移,直接影响溪州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同时也影响溪州自治安宁、和平的环境。因此,溪州铜柱被后来的宋、元、明、清诸朝所重视,不得轻易迁移铜柱。

溪州铜柱的始立地,是在五代时的溪州古城内,即“乃迁州城,下于平岸”前的高山之城,也就是新发现的九龙厅山脊下的宋家包遗址。

4.1 溪州铜柱的第一次迁徙

由于溪州之战后,彭氏元气大伤,溪州经济匮乏,有待休养生息。当时楚王马希范提出“乃迁州城,下于平岸”的大计,暂时无法实现,溪州治所仍然在高山之上。在五代十国后期,各国争霸,相互兼并,开疆辟地,战争不断,溪州彭氏基于与其它集权斗争的博弈中力量悬殊对比的考虑,选择一处固守之所安全隐退,乃溪州彭氏生存之计。于是溪州刺史彭允林把溪州治所迁于溪州古老六峒之首的福石峒下游的龙潭城。“龙潭城在云霭山下,传为龙河,又弄塔,土司旧志载,宋季,土司彭允林建治于此。遗址尚存”[19]。

“太平兴国七年壬午(982年),诏辰州不得移部内马氏所铸铜柱。溪州刺史彭允殊上言:‘刺史旧三年则为州所易,望朝廷禁止。赐刺书安抚之’”[20],这条记载证明溪州刺史彭允林为辰州非法迁徙溪州铜柱一事,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给朝廷上书,控告了这一事件,其主要内容:“前三年,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由于溪州治所的搬迁,选址于云霭山下的龙河[21]附近的弄塔营建新城,而辰州乘我们迁城之机,非法迁移我们管辖范围内的父辈们所立的铜柱,希望朝廷禁止这一事件。”因此,宋太宗赵炅于太平兴国七年下诏书给辰州:“不得移动部内马氏所铸铜柱。”“部内”指原溪州古城之内。由于溪州城的迁徙,而老溪州古城的铜柱惨遭辰州非法移动之事进行了禁止。

这次辰州移动铜柱应在五代溪州古城附近,没有超出“部内”,可能是溪州古城西侧的岩柱湾一带。我们在岩柱湾这一带调查,当地老人说,这里没有什么天然岩柱,传说这里也曾立过铜柱,铜柱搬走后,老人在这里垒了根石柱以作纪念,所以这里叫岩柱湾。

4.2 溪州铜柱的第二次迁徙

北宋初年,辰州与溪州诸蛮时有摩擦,最终以“歃血为盟”铭于铜柱而化干戈为玉帛。

“景德二年(1005年)辰州诸蛮攻下溪州,为其刺使彭儒猛击之,擒酋首以献,诏赐儒猛锦袍,银带。儒猛自陈母老,愿被恩典,诏特加邑封。十二月,荆湖北路言,溪峒团练使彭文绾送还先陷汉口五十人,诏授文绾校太子宾客,知中彭州[22]。……天禧元年(1017年),溪州蛮寇拢,遣兵讨之。辰州都巡检使李守元率兵入白雾团[23],擒蛮寇十五人,斩首百级,降其酋二百余人,知辰州钱绛等入下溪州,破砦栅,斩蛮六十余人,降老幼千余。刺使彭儒猛亡入山林,执其于仕汉等赴阙。其年儒猛因顺州蛮田彥晏上状本路,自诉求归。转运使以闻,上哀怜之,特许释罪。儒猛乃奉上所略民口,器甲,诏辰州通判刘中象召至明滩,与歃血要盟”[24]。

以上史料详实记录了北宋初年辰州与溪州之间因相互侵扰而发生的战争,是否将铜柱俘去之事情而无明确记载,但铜柱铭刻“维天禧元年十一月十五日移到,至十六日竖立记”的记载,说明溪州铜柱因战争而移动过。

这次铜柱的迁徙地点,因辰州通判刘中象把溪州诸蛮召至明滩“歃血要盟”,铜柱的迁徙地点应在明滩,即明溪。由此证明第二次铜柱的搬迁是从岩柱湾一带迁于明溪。

4.3 溪州铜柱的第三次迁徙

“至和二年(1055年),因溪州刺史彭仕羲‘自号如意大王,补置官属’一事,知辰州宋守信与通判贾师熊、转运使李肃,率兵数千深入讨伐,‘浮其拏及铜柱’。由于彭仕羲没有反状‘其僭称号,补官属,特远人不知中国礼义’,辰州宋守信轻信谮言,擅伐无辜,原以二十州旧地复奉内属。并赐母妻封邑。……嘉祐二年(1057年)辰州退还铜柱,械甲一千八百九十件,和所掠兵丁五十一人。”[25]

因辰州“退还铜柱”,所以这次迁徙后所立之地应立于原址,即明溪。

熙宁三年(1069年)彭仕羲长子师晏袭刺使,五年,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寨于茶滩南岸,赐新城名会溪,新寨名黔安,戍以兵。而溪州铜柱就立于黔安茶滩之上。

4.4 溪州铜柱的第四次迁徙

“周一德金乡人,雍正三年署彝陵镇事,将征容美司,田旻如驻白崖峒,传桑植司为前导,行赴永保等处,永之土人犹抗,时驻营鬼滩,谋知有伏波祠,遣记今年、月、日,应我倒铜柱,令尔等为中国民,永人疑皆蚁山悬持枪驽以观,公从容焚香拜庙毕,示诣柱前,举臂撼柱,柱应手倒,永人惊隍,即匍匐曰:“谨乞命遵约束”。于是风声所布,迎周后三日,而桑、保、永三州所领茅岗、施溶等十七司尽入版图,田酋为所逼自缢死”[26]。

此记载说明在雍正三年,周一德晋升为湖南彝陵总兵,征讨残忍不仁的容美土司,由于湖北容美司田旻如驻龙山白崖峒,以桑植司为前导,行走于永顺、保靖等处,以对抗改土归流。由于土人迷信于鬼神,周一德驻营于鬼滩[27](即会溪坪一带),他把当地土官和头人招集在一起,以理相待,赠予酒食,好言相慰按抚民心。周一德对土官和头人说道:“我是受伏波将军的派遣,在今年X月X日,要求我推倒铜柱,命令你们全部归顺向化”,土人都蚁集山悬持枪和驽箭观看是否真能推倒铜柱,周一德随后指着前面一丈多高的铜柱,尽力撼去,轰然一声巨响,铜柱倒下。当地土人大声惊呼,视为神人,人皆归服,而桑植、保靖、永顺等土司全部改土归流,湖北容美土司田旻如为清军所逼而自缢身亡。

周一德为使土人归服,在溪州铜柱基础暗做手脚,借伏波平蛮之神威,推倒铜柱,以达到改土之目的,而溪州铜柱“并石莲花台及下有石頳”的坚固之基,在周一德“暗动手脚”之下,已不复存在了。

4.5 溪州铜柱的第五次迁徙

1969年春,因修凤滩水电站,会溪坪与铜柱立地都在淹没区内。由于溪州铜柱为1961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凤滩电站的规划,必须迁移铜柱。后溪州铜柱迁移工程经州省文物部门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铜柱迁移至王村。经省文物部门汇同州、县文物主管部门选址于王村丛山包,建亭保护。

1969年秋,溪州铜柱迁移工程开始,州博物馆林时九先生和永顺县文物专干向渊泉先生等一行六人汇聚于会溪。铜柱原立在铜柱溪南岸,向北略倾斜,柱下为河滩细沙,在挖倒铜柱前,并拍照记录。当时柱内填满鹅卵石,柱下空无一物。后又对周围清基,发现有不少残毁碑刻石块,有一块完整石匾,长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为细沙岩,上刻绢秀古朴三个篆字“铜柱亭”。由于当时没有收藏,惜为民工所打烂。铜柱于十二月用船运往王村,以二十四人力抬上丛山包竖立,并修建一栋六角亭保护,其横额写着“溪州铜柱”四字,亭前侧竖立有两块石碑,左碑上刻“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溪州铜柱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右碑上刻“溪州铜柱的迁移说明。”

4.6 溪州铜柱的第六次迁徙

1990年3月,由于溪州铜柱为“九火铜”所铸,只差一火炼就会变黄金的传说,一个利欲熏心而又愚昧无知的村民,起了盗窃之心。于是在一深夜,摸至铜柱处,操斧与锯,在铜柱的老缺口旁劈了一块下来约六两重左右,在自家屋里炼了一次后去保靖银行化验,仍然是青铜,并不成金,这个村民不但一无所获,因破坏国家重点文物罪捉拿归案,判其入狱七年。

地方政府考虑到溪州铜柱在丛山包,无人保护,铜柱安全受到影响,于是在1990年6月,将溪州铜柱迁至王村“湘西民俗风光馆”暂存保护。


5 结论

溪州之战后,溪州铜柱成为了溪州彭氏集团与楚王结为政治同盟的标志,成为了溪州彭氏地方政权建立的基础。溪州铜柱的盟誓,创造性建立了溪州都誓主领导下“群酋合议制度”,开创了我国西南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是西南土司制度的创立者和实践者。对溪州铜柱形制的研究,是为复原溪州铜柱而找寻事实根据,使溪州铜柱一展昔日之雄风;溪州古城的发现和溪州铜柱的迁徙,见证了彭氏地方政权发展的历史轨迹。溪州铜柱历经沧桑,它见证了彭氏司治的开始、发展与完美终结,是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历史与土司制度的实物证据,是永顺土司遗留下来的无价之宝。


[1] 《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记》。

[2] 《新唐书?裴枢传》:天佑二年(905年),朱温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尽杀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

[3]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

[4] 《五代史》卷四《汉二十条》。

[5] 《水经注》。

[6] 《慈利县志·九溪考》。

[7] 《宋史》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一《蛮夷一》。

[8] 《十国春秋》楚七《彭玕传》。

[9] 《九国志·彭师暠传》。

[10] 北津城指今长沙望城。

[11] “读书人出来讲话了”指天策府十八学士李弘皋前来宣读谕旨。

[12] 《九国志·彭师暠传》。

[13] 堡山寨位于今永顺县王村镇九龙厅。

[14] 溪州铜柱铭文四十一行下刻。

[15] 彭武文著《中国古铜柱铭文通论》第三章。

[16] 民国十九年《永顺县志》。

[17] 杨万友,男,81岁,王村镇明溪村野鸡坨人,所述故事流传于王村镇明溪村一带。

[18] 福石峒指今永顺县老司城。

[19] 民国十九年《永顺县志》卷七《建置志》。

[20] 《宋史》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

[21] 龙河指今龙门沟。

[22] 彭州指今四川省成都市彭州。

[23] 白雾团指今怀化溆浦均坪镇白雾山,宋置驿站,元废。

[24] 《宋史》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

[25] 《宋史》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

[26] 《苗防备览·张沈周总事嘞》。

[27] 鬼滩指今会溪坪一带。

 
上一篇:老司城文化精髓是什么
下一篇:筑梦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