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743—5239002
手机:15200753724
Email:ysxlscbwg@163.com
地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老司城
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老司城文化扶贫触动了我们的心
发表时间:2018-02-09     阅读次数:     字体:【

老司城文化扶贫触动了我们的心

湖南省文物局绘制“遗产保护与利用如何惠及民生”工程蓝图纪实

永顺县老司城博物馆

雷家森


2010年4月30日,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长陈远平,副局长江文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郭伟民等一行,深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司城遗址调研,为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如何惠及民生“绘制”工作路线图。当踏进老司城时,看到老司城遗址静静坐落在一个闭塞、偏僻、贫瘠的古村落中心,原住居民世代守护这一祖宗留下的遗产净土不受破坏,使遗址保护如此完整,村民的生活如此困难而动容。随后在老司城土王祠召开了现场会,永顺县委书记李平作了县文物保护工作汇报,并提出请求省局支持建设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会的单位纷纷发言,最后在调查询问村民是如何保护文物,村民说道:“我们在县文管所的领导下成立了村‘文物保护队’,制定村规民约,日夜守护,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遗产。”陈远平说:“老司城遗址保护非常完整,蕴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族意义巨大而深远,原住居民对文物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有一颗敬畏和感恩之心,利用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大好时机,加大投入,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总体保护规划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使遗产保护和利用惠及民生,力争‘五年三期’以老司城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为起点,实现成功申报世界文化,使遗产保护与利用惠及民生。”至此,湖南省文物局各处室一班人,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结合自己的职责多次深入老司城沐雨节风、夜以继日工作,老司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惠民工程拉开了序幕。

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长陈远平(左三)一行在土王祠召开现场会


一、前期查实情、定目标,上下奔忙争支持

在2010年4月30日的老司城土王祠现场会后,为查明实情和科学定位工作目标,以及争资金项目,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柴焕波领队带领永顺县文物局对老司城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老司城位于永顺县东南,距县城19.5公里,有司城、博射、上河、联合四个村民小组,十七个自然寨,总面积42平方公里,是湘西州最大的行政村。全村共564户,1773人,劳动力658人,党员48人,耕地面积3130亩,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03人,五保户28户,31人,残疾44人。

老司城遗址分为中心城址和外围遗址两大部分。中心城址主要分布在司城村民小组之间,分为衙署区、贵族生活区、街市区、文教区、土司王陵区、本地族群信仰区、宗教祭祀区;外围遗址分布在博射、上河、联合三个村民小组之间,分别为土司庄园别墅遗址、土兵军事遗址、司法遗址、古道关卡要塞遗址、土司农业经济遗址。

老司城遗址中心城址


2010年5月28日,湖南省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将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利用提高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中加以谋划,通过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带动永顺县文化遗产的“大保护,大利用,惠及民生”的工作,积极稳妥的启动前期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有限经费的最大利用。

2010年6月30日,中国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侦测编制《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保护工程地质调查与稳定性评估报告》该报告为文物保护工程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地质状况评估。

2010年7月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老司城遗址保护规划)的批复》(湘政函〔2010〕201号),要求认真研究规划中提出的遗址保护。古建筑修缮、遗产资源展示利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将遗址保护利用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加强对遗址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将遗址保护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民委、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等有关单位加强衔接,争取指导和支持,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010年8月21日,湖南省文物局邀请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长张忠培先生考察老司城遗址,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国家大遗址保护精心谋划。首先湖南省文物局、永顺县委领导分别介绍了老司城遗址保护利用带动全县文化遗产的大保护大利用和惠及民生,并提出对老司城遗址保护在“原遗址、原文化、原生态、原住民”四原则上做文章,积极稳妥的启动老司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前期工作。张忠培先生听汇报后对老司城遗址保护的“四原”思想给了充分肯定,并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国家大遗址保护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目标要准确;二是思路要清晰;三是定位要准确;四是布局要合理。建设要请高水平的规划单位做好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2010年9月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启动老司城遗址全面调查和考古工作,历经4个月,取得了突破。调查相关土司遗存266处,其中城址6座、城堡8座、要塞6处、关卡17处、哨卡11处、烽火台9处、官署遗址8处、墓地79处、古道28条、桥梁12座、渡口码头7处,核心区遗址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遗迹遗物。同年10月,老司城遗址进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并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0年10月28日,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国家文物局保护司副司长陆琼、湖南省文化厅长周用金、湖南省文物局长陈远平、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长郭伟民一行深入老司城遗址视察,单霁翔称:“老司城不仅有悠久历史文化,而且有优美奇特自然山水风光,是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山水风光最完美的结合,既是遗址类文化遗产,也是风光类文化景观,对老司城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大遗址保护遗存的典范工程,我们充满期待,也满怀信心。”

2010年11月20日、21日,湖南省文物局在永顺主持召开“老司城考古发掘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研讨会围绕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文物本体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议题讨论,并建言献策。徐光翼、李伯谦、刘庆柱、信立祥、安家瑶、刘绪、杜侃、陈星灿、焦南峰、林留根、秦大树、郭伟民、袁家荣、贺刚、柴焕波等国家文物局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考古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考察老司城并参加讨论,对老司城遗址保护和利用如何作为遗产文化扶贫提出宝贵意见。

老司城考古发掘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


二、中期求贤才、高定位,科学谋划为申遗

2011年7月19日,湖南省文物局邀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等一行考察老司城遗址,童明康对老司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现存最能体现西南少数民族大融合的遗址就只有老司城,老司城考古发掘把考古与文化保护利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湖南省文物局、永顺县委制定的老司城遗址‘原遗址、原文化、原生态、原住民’保护原则,对研究老司城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司城遗址不仅闻名于全国,而且将知名于世界。”他正式提出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对老司城申遗寄予厚望。

2011年7月29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视察老司城,徐守盛称:“老司城是一个历史文化遗存,要保护好、规划好、管理好。”对老司城遗址保护和利用提出要求。

2011年9月6日,“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会”在湖南省文物局召开,省文物局长陈远平指出:“老司城遗址公园建设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进行,要争时间、保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湖南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这次会议省、州、县共20余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统一了思想,在建设遗址公园的基础上,齐心协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11月1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在长沙主持召开“老司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协调会议”,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林业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省外侨办、文化厅、省文物局、建设厅、省旅游局、湘西州人民政府、永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负责人参会,并印发《关于永顺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2011年12月5日,湖南省文物局举办的“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讲座”在永顺开幕,特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司库、以色列申遗专家乔拉·索拉进行《编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规划》专题讲座,永顺县领导及县直单位、乡镇负责人参加培训。

2012年1月29日,为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文物局工作要求,永顺县委书记李平、县长卢向荣带领永顺县委办、政府办、宣传、发改、文物、旅游、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老司城遗址现场办公,研究部署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李平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大局意识、申遗意识、协作意识、品牌意识,要确定各阶段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要举全县之力把申遗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全县经济追赶跨越大发展。

2012年3月21日,湖南省文物局邀请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四进”老司城指导工作。此次邀请张忠培老先生,主要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出谋献策,78岁高龄的张忠培老先生精神矍铄、兴趣盎然、谈笑风生,全无舟车劳顿之形。张忠培老先生不仅走完了整个衙署区、首领生活区,还对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看得十分认真。随后在土王祠休息间隙召开了座谈会,张忠培老先生对湖南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及永顺县委县政府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认为,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湖南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对老司城实施的“边考古、边建设”措施是一种文物科学保护的创新,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考古工作,值得推广,其文物保护工作也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申遗工作放在首位,不能等全部发掘完成后,再来建设和展示,要实行“边发掘、边保护、边建设、边展示”的“四边”工作,在做好“四边”工作的同时,还需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质量。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左三)考察老司城遗址


2012年5月11日,“老司城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讨论会”在吉首大学召开,决定成立“老司城遗址申遗课题研究组”,开展“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系列课题的研究,为申遗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2012年5月16日,湖南省文物局长陈远平、文化遗产处长刘劲、文物保护处长熊建华等一行深入老司城遗址考察。陈远平要求,一是提振申遗信心,考古要根据申遗要求重点做工作;二是加大各项规划审批力度;三是按照申遗标准和北京对接沟通,严格按照遗址保护方案,实施好保护工程;四是聘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做概念设计;五是加大文物甄别,为申遗增加内涵;六是在世界遗产范围内,制定核心区、缓冲区和民居改造方案,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融入申遗之中,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惠及民生。为了充实申遗力量,经湖南省文物局推荐,湖南省委组织部派遣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挂职永顺县委常委、副县长,派遣湖南省文物局遗产处调研员杨林任县申遗办副主任,专门负责老司城申遗工作。

2012年8月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老司城申遗领导小组组长李友志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文物局等省直部门负责人深入老司城遗址调研,李友志高度评价了老司城遗址价值,指出2015年前务必完成申遗有关规划、交通、博物馆等重点工作。

2012年9月6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和国家文物局保护与考古司长关强等领导视察老司城,湖南省文物局长陈远平汇报了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国家文物局领导对湖南省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并大力支持。

2012年11月17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与贵州海龙囤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确定在2015年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后期争时间、保质量,德国波恩传佳音

老司城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全省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凸显出来。在时间紧、任务重、挫折多等困难面前,省、州、县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咬定青山不放松,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申遗进程,诠释了“忠诚、担当、求实、图强”的湖南精神,老司城申遗正面临“三大工作任务”和“四大新的挑战”。“三大工作任务”即项目建设、价值阐述、健全保护体制机制;“四大新的挑战”即本体保护技术能否满足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要求,遗产价值阐述能否满足突出普遍价值及价值展示要求,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处理能否满足申遗和惠及民生要求,项目建设能否满足申遗时间节点要求。

要完成“三大工作任务”,战胜“四个新的挑战”,需要省、州、县相关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发力,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抢抓时间、攻坚克难,确保质量,满足申遗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湖南省文物局决定采取超常规、强措施的方式,全力破解申遗难题。

2013年2月27日,永顺县委书记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制定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方案,设立县申遗办公室,分10个工作组推进申遗工作。由县级领导担任各组组长,审订通过《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2015年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计划》。与此同时,省、州、县三级政府成立了省申遗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和州政府将三年申遗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为明确工作任务,2013年3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审议《老司城遗址保护条例》,为老司城遗址保护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湖南省文物局长陈远平任省申遗办主任,坚持每个月深入老司城遗址研究督促指导申遗;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挂职永顺县委常委、副县长,主抓老司城申遗工作;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州长郭建群坚持每年不下两次带领有关部门深入老司城遗址调研指导;永顺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县申遗领导小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其他县级领导担任副组长,并明确一名县委常委专抓申遗工作;在机构上组建了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和老司城博物馆。县申遗办抽调精干人员与老司城管理处合署办公,明确10个工作组的职责,所有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安排了各自的任务,按“一日一部署,一日一督查,一日一点评”的工作要求,确保按申遗时间节点推进工作。

老司城博物馆


为了抢抓时间,攻坚克难,同时要保证各项工程质量,为了确保顺利迎接并通过ICOMSO委派专家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初以永顺县委县政府名义发文《老司城遗址申遗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本体保护、古建修缮、民居改造、博物馆建设等27个申遗项目工程建设捆绑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按时间表实行督查、通报、点评、奖惩等机制,各工作组和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和天气影响等诸多不利条件,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5年1月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带队赴国家文物局汇报湖南省文物工作及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情况,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长励小捷主持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励小捷强调,一要全力以赴编制申遗补充材料;二要千方百计引导遗产区旅游发展;三要不遗余力强化遗址日常保护管理;四要扩大遗址宣传推介;五要竭尽全力保护老司城周边传统村落。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处负责人对湖南老司城遗址申遗纷纷表态,从项目经费方面将给予支持。

湖南省文物局为落实励小捷部长的五点指示和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申报联合国,申遗是否最终成功,直接关系国家利益等重要工作,把老司城申遗作为湖南省文物工作的“一号工程”。按照“申遗优先于一切,一切服从于申遗”的总体工作要求,坚持“项目速度和质量并行,软件与硬件同步,上级与下级互动”的工作思路,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遗产地群众,为了同一个目标,都紧紧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与时间赛跑,向极限挑战,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5年来共完成申遗项目27个,争取资金44579.88万元,高质量完成了申遗建设项目。

2015年7月4日,世遗大会第一个表决的项目是以老司城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当老司城遗址全景图出现在德国波恩世遗大会的屏幕上时,全场都为之震撼,老司城遗址那古朴的身姿静怡地躺在那瑰丽秀美的山水怀抱中。仅仅22分钟,大会主席手中的槌子顿时落下,老司城遗址终于步入了世遗殿堂,申遗成功了。

永顺县举行“万人大摆手”活动庆祝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

四、今朝看变化、实惠多,文化扶贫见成效

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后,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原住村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搭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平台。组建了62名村民参与的“老司城民间文化艺术团”和“司城若云图书室”。艺术团在司城村周家湾摆手堂进行民俗表演,主要内容为土家族毛古斯、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咚咚喹等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化遗产日和节假日还组织“千人大摆手”、“相约老司城”、“梦里湘西,美在司城”、“天下永顺,和美司城”、“歌舞老司城,青春毕兹卡”等活动,壮观的场面再现了“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

二是实施原住民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司城村居民住房按照遗产区文物保护方式进行统一改造修缮。老司城在改土归流后,村民把住房建造在核心区遗址上,为了考古需要和遗址保护,对司城村14栋25户78人进行了拆迁安置,对不影响考古和遗址保护的民居建筑,经过普查后,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特色民居保护项目进行修缮,整体改善了原住民的居住条件。

老司城民间文化艺术团在周家湾安置区表演摆手舞


三是进行“厕所革命”。原来司城村厕所为不分男女原始性的“茅坑”,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遗产地文化旅游环境的提质和广大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全村共改造农村茅厕100多所,新建A级以上旅游厕所6所,从根本上解决了厕所的卫生环境问题。

四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老司城在申遗前,村民世世代代在河里、井里挑水,饮水困难且不干净,为了使原住居民能够及时、方便的获得足量、洁净的生活用水,湖南省文物局在申遗工程中,把安全饮水问题作为申遗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任务,于2014年修建老司城水厂,家家户户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解决了遗产区原住居民人畜饮水问题。

五是实施电力改造,解决村民用电难的问题。司城村电网原是木电杆,电耗高、电费贵、用电难,家里的照明用电也是省了又省。老司城申遗利用环境整治“三线入地”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老司城电网进行了入地改造,安装了100千伏安的变压器,现村民都用上了电饭煲、洗衣机、空调等电器,再也不用担心连春晚都看不了的用电问题。

六是实施光纤入户和4G网络覆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电商的兴起,信息化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公共基础设施,2015年老司城申遗工作中把光纤入户和4G网络覆盖作为景区提质和惠民工程专抓,实现了“光纤到村到户”。

老司城公路


七是对老司城公路提质改造。老司城公路原是70年代修建的用来运送木材的简易公路,由于长年失修,村民进城主要靠走路,2014年把老司城简易公路列为旅游二级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并在申遗期间全面贯通,现司城村有班车4辆、小车8辆,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八是实施民居消防工程。老司城原住民的住房基本为明清时期修建的木构建筑,火灾隐患突出。湖南省文物局执法督察处长彭士奇在调查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建议申遗办按照“原遗址、原文化、原生态、原住民”的四原要求,把原住民的住房一并列入文物进行保护。申遗办对老司城原住民的住房进行用电线路改造,规范穿管布线和电器使用,修建消防池,安装消防栓,配备灭火器,并组织村民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和灭火实战培训,使村民自觉树立和提高了消防意识,从而成为保护文物的能手。

游客在老司城原住民开设的农家乐里享用“土司宴”


除以上实施的惠民工程外,司城村23名村民从事景区保洁工作,15名村民从事文物安保工作,72名村民从事泛舟船工工作,62名村民从事非遗展演工作。原住村民在景区内开设秀姐农家乐、千年古城魏家饭店、麻嫂饭店、万马归朝连锁农家乐、毕兹卡农家乐、司城客栈、土家归朝酒店、土司农家、哈老饭店、土家柴火饭、彭氏餐饮、土司御膳房等15家餐饮酒楼和客栈,原住居民共享了申遗成果,大大拓宽了遗产区原住民的就业,增加了原住民的收入,文化扶贫见到了成效。

老司城遗产保护与利用惠民工程,共分前期、中期、后期,历时5年,申报项目27个,争取资金44579.88万元,2015年7月4日成功申遗,实现了湖南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老司城景区于2016年12月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湖湘文化旅游又一独特的品牌和旗帜。

如今,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在湖南省文物局的领导下,老司城的遗产保护与利用惠及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一是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成效,2017年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列为湖南省重点项目,湖南省八条旅游精品线路老司城入围“世界遗产文化游线路”和“湖南民俗风情之旅”两条精品游线;二是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深入开展“治山、治水、治路、治污、治乱”五治工程,加强环境整治、“两违”整治和生态管理;三是加强土司文化宣传,提升文化品牌力,加大文化研究、书籍出版、文创产品研发和文化宣传推介;四是加强景区管理,遗址保护与景区利益处理到位,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加强景区对外宣传;五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改善民生,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后申遗时代,老司城将进一步加强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司城村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坚持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使民俗生活区、文化旅游区、观光体验区等功能分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坚持游购娱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开发,突出民族文化、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大棚种植、道路绿化及生态治理等方面,突出遗址文化与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形成融农家风光和乡村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大幅度提高村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建设,一是在联合组重点建设“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二是在博射坪重点建设“现代文化农业观光区”;三是在司城组重点建设“土司文化展示体验区”;四是在上河组重点建设“土司农耕生态康养区”。

湖南省文物局一如继往支持关注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及共享申遗成果,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长陈远平对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语重心长、谆谆教导说:“进入新时代,我们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和领导下,在强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下,使遗产保护成果更好的惠及民生,着力把老司城景区打造成为最美的土司文化体验型景区,不断挖掘土司民俗文化,增添其新的文化元素、产业元素,优化环境,提升实力,使老司城遗址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深入人心。”他指出,面对已有的成绩和荣誉,不能止步不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要在巩固申遗带来的遗产保护和利用惠及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发扬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抓住新时代发展契机,积极创新,敢为人先,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和利用惠民工程的典范,使文化扶贫真真正正的惠及民生。

 
上一篇:博物馆规划与建设的底气来源于文化自信
下一篇:老司城文化精髓是什么